进展动态

首页 > 进展动态 > 正文

勇担使命 不畏艰辛 久久为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彦淖尔市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引发全校师生强烈反响(教师篇)

添加时间:2023-06-08作者: 摄影: 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全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栋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作为一名农业大学的教师,我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落实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农业大学师生责无旁贷。一方面,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大批有担当、肯奉献、懂技术、能吃苦的生态建设专门人才,为自治区生态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加强科学研究,在牧草新品种选育、草原的合理利用、退化草原恢复及荒漠化治理等领域加强科技攻关,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为自治区的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沙漠治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左合君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巴彦淖尔市考察时指出,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沙漠治理专业、第一个沙漠治理学院,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治沙精神,进一步提高站位,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不断提高荒漠化防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实施自治区五大任务,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沙漠治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永

习近平总书记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中央对荒漠化综合防治和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他明确指出防沙治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复。我们要充分认识防沙治沙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提高站位,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作为一名从事荒漠化防治领域30多年的高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我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全身心投入到荒漠化防治中,继续发扬工匠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更多品学兼优的荒漠化防治人才,不断提升防沙治沙科学理论和技术水平,以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站长、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小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好乌梁素海流域,对于保障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乌梁素海治理和保护的方向是明确的,要用心治理、精心呵护,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守护好这颗“塞外明珠”,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山青、水秀、空气新的美丽家园。20多年来,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始终奋战在野外监测工作一线,研究内容、成果紧贴实践,且极具特色与创新,能及时应用于湖泊湿地综合治理工程中,更不忘科普教育及人才培养工作。今后,我们要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生态站的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努力做好推动自治区五大任务落实的生态站力量,全方位彰显新时代内农大人的担当与风采。

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仙岳

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彦淖尔市考察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让我们深切体会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内蒙古沿黄灌区盐碱化土壤面积大,类型复杂,改良技术集成度不高,改良周期长,以及盐碱地改良与有限水资源存在矛盾等问题突出。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水资源刚性约束,以灌排配套与耐盐适盐作物鉴选为核心,配套农艺、化学、生物等措施,研发盐碱分级分类分区治理技术体系与产品装备,提出高效的适盐农业发展新思路,构建规模化盐碱地综合治理与利用全产业链,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自治区五大任务落实。

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赵胜男

乌梁素海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能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我内心非常激动、倍感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河湖保护始终关心关切、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既指路径、又教方法。作为已经在乌梁素海开展近30年生态监测工作的河湖湿地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团队中的一线科研工作者,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继续扎根乌梁素海,带领团队学生开展基础科学实验研究工作,进行全流域长序列多要素生态监测,为乌梁素海生态修复提供最基础的科研数据,为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修复贡献力量。

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孙标

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也是重要的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乌梁素海要用心治理、精心呵护,一以贯之、久久为功。这些嘱托让我深受启发,意识到做好科学研究要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作为常年扎根于乌梁素海开展科学研究的团队,我们将不断传承和发扬团队求真知、勇创新、重实效的科学精神,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生态保护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努力地做党和人民需要的科学家,守护好乌梁素海这颗“塞外明珠”。

农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宝平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巴彦淖尔市,在参加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家“三农”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高度重视,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教导我们广大科研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实践中形成的真知变成论文,当党和人民需要的真博士、真专家。作为农业高校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努力培养造就新时代高素质农业专业人才,并积极投身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努力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

农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国龙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考察时强调,要坚持科学治沙,要因地制宜、科学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决心。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在强国道路上的重要地位,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赋能生态建设的积极作用,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以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为重点,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增长,全力做好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林学院森林保护学学科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润宏

5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进行考察,重点考察了乌梁素海、“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河套灌区等地区与工程建设进展和成效,是对内蒙古的重点关注,是对内蒙古工作的肯定和新的期望。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肩负着重要使命与责任。内蒙古农业大学是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付自治区五大任务的重要人才输出基地、科学研究基地,更是完成五大任务的践行者,我们应以五大任务为使命,在自治区党委、校党委的领导下,以滚石上山的精神,砥砺前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林学院园林专业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副教授:杨永志

今年春季,内蒙古地区沙尘暴天气频发,作为北方重要生态屏障的内蒙古地区肩负着生态守护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彦淖尔市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把防沙治沙工作又提到了新高度,提出了新要求,为我们下一步防沙治沙工作制定了方针,确定了目标,特别是从事林学方向的我们,在这场攻坚克难的战斗中,会发挥自身优势,做好科学研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治理成效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命题的答案,勇担使命、勇于创新、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在新的历史使命面前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

沙漠治理学院团委副书记:侯伟玮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巴彦淖尔市考察时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意义重大。作为自治区北疆青年讲师团的宣讲员和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的教师团干部,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播者,引导好学院青年学生关注我国以及世界的荒漠化现状,了解防沙治沙重点生态工程,传承敢于斗争的治沙精神,鼓励学生传播好新发展理念,刻苦学习专业,写好科技论文,在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及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贡献青春力量。

上一条:勇担使命 不畏艰辛 久久为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彦淖尔市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引发全校师生强烈反响(学生篇)

下一条:学校主题教育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开班

【关闭】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306号 邮编:010018
版权所有 © 内蒙古农业大学 蒙ICP备05000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