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载于2023年8月29日内蒙古日报
近日,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首批16名实习生进入呼和浩特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呼和浩特市公交公司)营运、安全等6个部门、1个基层单位的16个岗位进行30天实习培训,促进企业与高校人才“双向奔赴”合作交流方式更加多元和紧密。呼和浩特市公交公司通过推出“党建+校企”“党建+竞技”“党建+创新”多项新举措,不断扩宽引才渠道、创新育才方式、共建成才平台。
“党建+校企”,深化合作促共赢。聚焦以党建共建为引领,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深化校企合作,培育人才、引进人才。呼和浩特市公交公司先后与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3家院校合作,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先后组织企业职工200余人深入各院校实地观摩教学设施、科研项目,聆听专业课程,提升专业技能。各院校先后5次组织100余名师生深入呼和浩特市公交公司学习、调研,进行课题研究。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公交公司已为104名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其中60名已走上了管理工作岗位。
“党建+竞技”,技能比武育人才。立足主责主业,激励各岗位职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搭建职工技能比武平台,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联合呼和浩特市总工会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比武,为职工展现才能、增进技能搭建平台、提供机会。2012年以来,先后举办10届职工职业技能大比武,培养驾驶员骨干近120人,大比武成为给企业输送人才的良好载体。同时,组织职工参加国家、自治区及市级各类技能比赛,培养了一批像“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杨文乐、“中国梦·劳动美”全区公共交通行业职工职业技能比赛第一名程鹏军、“全市技术能手”赵家和等青年技术标兵,涌现出以全国劳模王海军、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刘海燕、呼和浩特市劳模苏日娅等为代表的劳动模范群体。
“党建+创新”,引领示范激活力。围绕增收降耗、提升服务、创新发展、示范引领等,致力于打造职工创新工作室,提升公交服务水平。由劳模、先进职工、技术骨干等带头成立云贞平、刘海燕、苏日娅、崔志和创新工作室,总结提炼了“3346”“68356”工作法,在一线广泛推广应用,效果显著。云贞平带领团队反复试验、攻坚克难,研发创新纯电动公交车电池拆装器等27项技术成果,为公司节约成本200余万元。苏日娅创新工作室建立“一对一”安全帮扶,投诉率、事故率逐年下降,全市文明线路5路被乘客称为“最具安全感线路”,16路公交线路被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评为“2023年自治区工人先锋号”。苏日娅创新工作室2021年被呼和浩特市总工会评为“职工创新工作室”,2022年被评为“全区五一巾帼标兵岗”。刘海燕充分利用公交车流动的风景线,打造“学雷锋”主题车厢,传承弘扬雷锋精神,得到乘客一致好评。 (刘水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