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内蒙古日报】这个“小院”大有来头

添加时间:2023-07-08作者:内蒙古日报记者:魏那 摄影: 来源:内蒙古日报 浏览次数:

原文刊载于2023年7月4日内蒙古日报


“作为‘科技小院’的一员,我们吃住在村里,既能在广阔的乡村牧区学到知识,又能够发挥所长,第一时间帮助农民解决问题。”驻扎在赤峰市巴林右旗羊业“科技小院”的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木其尔说。

在巴林右旗,牧兴牧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利民一直因肉羊品种改良没出路而苦恼。他说,因为原始粗放的养殖方式导致羊肉品质不高,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和养殖户增收致富。

赵霞作为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的研究员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带领科研团队在巴林右旗设立羊业“科技小院”。这个小院不仅有专家和他们带领的博士生、研究生,还有企业技术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

巴林右旗羊业“科技小院”,围绕肉羊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生产全过程研究和服务,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推广、乡土人才培育的“最后一米”。

什么是科技小院?

这是一种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研究生培养单位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松土、播种、开农用机……这一波娴熟的操作并非出自“农民老把式”,而是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研究生李嘉琪所为。

自今年4月份,李嘉琪和几名同学走出校园,在赤峰市松山区当铺地满族乡的一个院子里,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课堂、实验室都搬到田间地头,零距离帮助解决农民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由此,“内蒙古松山谷子科技小院”正式挂牌。

“我研究的方向是以水分高效利用技术为核心,结合当地优势作物谷子,构建谷子垄沟集雨抗旱保墒技术,形成燕山丘陵黑土地作物抗旱丰产技术模式并进行示范应用。”李嘉琪一边查看作物的种植情况,一边向记者介绍。

“小院”虽小,却大有来头。李嘉琪的“科技小院”是由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批准设立,也是赤峰市第一批获批成立的科技小院之一。依托赤峰裕隆种子有限公司,由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内蒙古农业大学、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共建,四级联创共同参与,全面为农户提供技术保障,指导农民进行高质、高产、高效生产,实现增产、增收、增效,解决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米问题。

科技小院给赤峰市农牧业带来的变化是实打实的——

“今后可以让专家在家门口指导我们养羊了,特别是给我们传授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这太方便了。”巴林右旗巴彦塔拉苏木达罕小组养殖户范振江高兴地说道。

如今,赤峰市已建成“科技小院”5家,涵盖番茄、谷子、食用菌、玉米等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共入驻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硕士、博士研究生12名,参与指导、提供技术支撑的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员22人,涉及9个专业。

“小院”虽小,却大有作为。“赤峰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薛瑞鸣说,今年,赤峰市将力争成功申报建设“科技小院”2家以上,帮助科技专家长期扎根农牧业生产一线,切实解决农牧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全市将继续扩大“科技小院”的规模和覆盖面,建立健全“科技小院”服务机制,加强对“科技小院”成功经验的总结推广,赋能乡村振兴。

上一条:【内蒙古日报】乡亲们的贴心“当家人”

下一条:【人民网】奇·达楞太会见内蒙古农业大学校长高聚林一行

【关闭】
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306号 邮编:010018
版权所有 © 内蒙古农业大学 蒙ICP备05000415号